市工商联、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链联盟开展“走进南开”活动,助推三地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创新发展
中新网天津5月31日电 28日,第38场“四个走进”活动——市工商联、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链联盟“走进南开”活动举行。天津市委市政府、市相关单位和京津冀三地工商联负责同志、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链联盟企业及天津市民营企业、商会代表约70人齐聚一堂,共绘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发展新蓝图。
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链联盟主席单位、北京纳通科技集团董事长赵毅武现场发布“2025京津冀创新医学转化与产业促进大赛”有关事项。大赛将整合联盟内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医疗机构资源,广泛征集京津冀乃至全球优质医药健康项目,旨在打通“研发-转化-产业”链条,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与产业辐射力。
与会企业代表分享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成功实践,印证了三地要素贯通带来的发展动能。北京纳通科技集团董事长赵毅武表示,该集团已经形成“研发在北京、制造在天津”的产业格局,天津正天工厂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与北大、北航、天大、南开等高校及三甲医院紧密合作,推出国际领先的人工关节、脊柱创伤内植入物、医用可吸收产品等产品。
天士力医药集团副总经理、研发中心总经理周水平表示,天士力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共建 “北京大学医学部天士力微循环研究中心”,打造以“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合作典范。在北京市政府支持下,联合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共建“神经系统肿瘤靶向药物与细胞治疗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其CAR-T技术斩获国际发明大奖。
天开高教科创园作为本次活动举办地与重点考察对象,其核心区正成为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创新的重要物理承载。与会嘉宾实地参观了天开园综合服务中心、科技成果展示中心及南开区天开创新示范产业园。
活动中,南开区现场作专题招商推介,展示其优越的产业基础、创新生态与服务能力,释放出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高地的强烈信号。政企银多方围绕产业发展瓶颈与未来路径展开深入交流。天津市科技局详细解读生物医药领域产业政策,邮储银行天津分行介绍专项金融支持方案,直指企业发展中的政策与资金需求。
海河生物医药科技集团董事长洪晓鸣建议,强化对检验检测、临床研究等非工业属性医药外包服务平台的政策扶持,发挥其资源整合与产业虹吸效应,并希望政府支持政策更多向人才引进、技术验证等“软实力”投入倾斜。
企业家代表对三地工商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落实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真心实意助企解困表示感谢。期待京津冀三地进一步统筹制定协同发展政策,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市场等环节的优化布局,共同构建更具活力的创新生态。
从纳通科技的“京研津制”模式,到天士力的跨区域产学研共建,再到尚德药缘的南开孵化与国际突破,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已从蓝图走向生动实践。
随着2025京津冀创新医学转化与产业促进大赛的启动,天开高教科创园正加速汇聚技术、资本与人才,一个更具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在渤海之滨加速成型。正如与会企业家所言,当三地资源打破藩篱、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写下先行示范的注脚。(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