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候车室到海上渔船 天津铁警千里奔袭抓获盗刷案嫌犯
中新网天津新闻10月15日电 2025年10月11日下午,三艘海警执法艇全速航行在舟山群岛海域,追踪雷达上逐渐靠近的“闵连渔66880”渔船。30分钟后,执法艇从左、右、后三个方向形成合围圈。渔船按照命令减速,天津铁路公安处天津站派出所3名民警跟随海警办案民警踩着摇晃的船梯登上渔船,将冰凉的手铐锁在“渔民”谭某兵手腕上时,这位潜逃半年的盗刷嫌疑人肩膀猛地一垮,头沉沉垂下——距离68岁老人报警,已过去整整183天。民警跨越数千公里,从繁华站台到到外海渔船,用执着一点点撕开了嫌疑人精心编织的逃亡网。

图为犯罪嫌疑人谭某兵在渔船上被警方抓捕。(北京铁路公安局天津公安处供图)
报案追源:老人血汗钱被盗,前科嫌犯浮出水面
2025年4月11日8时,天津站派出所接到天津市公安局河北分局光复道派出所转警,68岁的冯老手机丢失,微信余额被盗刷,地点在天津站候车室超市内。
办案民警通过调查发现:4月7日下午,老人的手机有两笔消费,先后出现在天津站候车室的两所超市,随后几日,该手机在河北、江苏又接连出现多笔盗刷,累计金额达到一千余元。
因案件核心案发地在天津站区域,民警第一时间赶赴2家超市。超市的监控视频显示了当时的情景:1个穿黑色外套的瘦小男子,使用老人丢失的手机扫码付完钱,急匆匆离开。好在超市监控分辨率高,清晰拍下了男子的侧脸——身高约1.6米,体型偏瘦,付款时眼神不停瞟向四周,透着一股慌张。
随后,办案民警扎进天津站海量数据里开始调查嫌疑人身份信息。天津站作为交通枢纽,每天客流量超10万人次,信息多到让人眼花缭乱。民警盯着屏幕,手指不停滑动鼠标,不放过任何一个相似的面孔。连续工作8小时后,办案民警殷茂森突然一拍桌子,激动地站起身:“找到了!就是他!”
屏幕上的人员信息显示:该男子名叫谭某兵,31岁,贵州省开阳县人,经进一步调查发现,他有犯罪前科——2019年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023年底才刑满释放。该人已在4月7日购买了从天津站前往石家庄的火车票,且早已乘车离开。
僵局破局:五省追查遇阻,一条渔船线索带来希望
民警进一步调查,发现该人是个无业游民,他在石家庄停留1天后,乘火车去了江苏镇江,但民警联系镇江公安机关,当地的酒店、商场、网吧里,始终找不到他的入住或消费记录;大数据研判也毫无收获,他的手机号停用、银行卡未使用,仿佛从人间蒸发了。但民警没有放弃,他们制定了“每周研判”机制,哪怕没有新线索,也会重新梳理一遍案情。从4月到10月,五个多月里,他们一直没有放弃,
转机出现在10月4日清晨,办案民警在联合刑侦支队侦查中心开展研判的时候,一条快递物流记录跳了出来——谭某某名下有一个从温州发出的快递,状态是“待签收”。“有线索了!”办案民警立刻成立调查小组,当天就买了前往温州的高铁票。
抵达温州后,他们在当地民警的协助下找到快递网点。快递员翻出签收记录和视频监控,却泼了他们一盆冷水:“这个快递是一位曾经的朋友,用他的身份信息寄出的。”他们没有就此放弃,在浙江公安机关的支持下,民警扩大排查范围,意外在台州公安系统里发现了谭某兵的痕迹——2024年6月,嫌疑人在台州购买过一辆汽车,且1年前在台州市路桥区金清派出所办理过暂住证。“这说明他在台州待过不短时间,很可能有落脚点!”办案民警非常兴奋。
10月6日,民警赶到台州,通过台州公安机关的帮助,发现谭某兵登记的车辆,又一次失望了——那辆车已经1年没有移动,没有任何行动轨迹。
办案民警仍不放弃,在与当地民警聊天交流意见、询问当地社情的时候,金清派出所的民警给了他们新方向。“我们这儿外来闲散人员多,一般会干三种活:装卸工、快递员,还有就是渔业捕捞。”当地民警领着他们走在金清镇的街头,指着远处的渔港说,“特别是捕鱼的,跟着船出海,几个月不回来都正常,特别难查。”
专案小组立刻分头行动,走访工业区的20余家企业,翻遍员工名单,没找到谭信兵的名字;联系了镇上7家快递公司,快递网点的负责人都表示“没见过这个人”。“会不会真去捕鱼了?”当天晚上,办案民警提出猜想,“渔民出海后没有信号,确实是躲避追查的好办法。”
接下来的三天,他们开启了“电话连轴转”模式,以台州为中心,联系宁波、温州、福州等沿海城市的20余家渔政、海警部门。“您好,我们是天津铁路公安,想查询一个叫谭某兵的人,有没有办理过海员证?”这样的话,办案民警每天要重复几十遍,嗓子都哑了。直到10月8日,台州市温岭渔政局传来消息:“谭某兵在我们这儿办过海员证,具备出海资质,但近期没有在温岭出海的记录。”
终于有了嫌疑人的行踪!民警们明确了调查方向,随即加大了调查范围,分头联系天津、河北、山东、江苏、福建浙江沿海各省40余家渔政、海警部门,寻找嫌疑人行踪线索。经过20多个小时的联系、调查,10月9日晚,办案民警终于查到谭某兵在“闽连渔66880”号渔船上,8月初就跟着船出海了,现在船应该在舟山群岛外海捕鱼,还没计划返航。”电话那头的声音,让疲惫的办案民警瞬间精神起来——终于找到嫌疑人的踪迹了!
蓝海围捕:多部门联动出击,183天追缉终破案
渔船离岸太远,船上情况完全无法掌握,更没有可以出海的船只支援,无法直接开展抓捕。民警连夜赶到舟山海警局说明情况,寻求支援。舟山海警局领导听了详细案情后,立刻指令全力配合开展抓抓捕工作。当晚,办案民警与舟山海警局执法办案队、舟山市普陀分局的民警汇合,共同制定抓捕方案。
“渔船在海上移动,周围没有其他船只,必须一次成功,防止嫌疑人跳海逃跑。”海警执法办案队队长指着海图上的渔船定位,“根据轨迹分析,“闽连渔66880”号渔船明天下午会经过舟山群岛东部海域,我们派三艘执法艇,在预判航线上对向航行,相遇后形成合围开展抓捕。”
10月11日下午,海风呼啸,浪高近1米,三艘海警执法艇载着民警,向着目标海域疾驰。办案民警紧紧攥着手铐:“这次一定要抓住他!”经过1个多小时的颠簸,海警民警突然指着雷达显示屏:“向我们接近的船只,应该就是闽连渔66880!”
执法艇逐渐靠近,扩音器里传来警告声:“闽连渔66880渔船,我们是舟山海警,请立即停船接受检查!”三艘执法艇很快形成合围,将渔船牢牢困住。
登上渔船后,办案民警一眼就认出了谭某兵——他穿着沾满鱼腥味的工作服,正站在甲板上向海警船张望,神情很是淡定。“谭某兵,我们是天津铁路公安。”办案民警亮出证件,“你涉嫌4月份盗窃他人手机,盗刷他人微信余额,跟我们走一趟。”谭某兵惊讶的嘴唇颤抖,想说什么,最终还是垂头丧气地伸出了手。
在舟山市普陀分局东港派出所的审讯室里,谭某兵起初还想狡辩:“手机是我在公交车上捡的,支付是不小心点到的。”可当民警拿出监控视频、微信账单、乘车记录等证据时,他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
“4月7日在天津南开区的公交车上,我看到座位上有个手机,没人拿,就偷偷装起来了。”谭某兵低着头,声音细小,“打开一看没设密码,微信里还有钱,就想着刷点花。”他在天津站刷完203元后,担心被发现,立刻坐火车去了石家庄、镇江,把剩下的钱全刷完,又把手机卡扔掉,拿着手机辗转到台州,“出海捕鱼查不到,我有海员证,就上了船,以为这样就能躲过去。”

犯罪嫌疑人谭某兵被警方依法给予行政拘留12日的处罚,盗刷所用的手机被依法收缴。(北京铁路公安局天津公安处供图)
目前,谭某兵已被天津公安处依法给予行政拘留12日的处罚,盗刷所用的手机被依法收缴。当民警把破案的消息告诉冯洁老人时,电话那头传来老人哽咽的声音:“太谢谢你们了!我还以为手机再也找不回来了,你们真是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好警察!”(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