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生支教团 跨越天山种下“希望之花”
中新网天津新闻12月3日电 (张少宣 王在御 通讯员 李敏)“老师,告诉你一个小秘密,其实啊,我起初不太喜欢电子商务这门课,因为你讲得有趣,讲得深,我才有了这么好的成绩。”天津支教老师马嘉庆展开手中的小纸条,这是一名叫排日代姆的学生写给他的。在今年的期中考试中,排日代姆以专业课95分的成绩成为了全班第一名。
今年,天津共向新疆派出350名支教老师,其中第三批50名支教团成员皆是来自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应届毕业生,马嘉庆就是其中一员。50人分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职业技术学院以及策勒、于田、民丰三个县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支教涵盖近30个专业、6200余名学生。
2022年1月底,这批支教团成员将启程回津过年,年后继续返疆支教,直至2022年暑假。

将先进VR技术带入新疆课堂
这些刚刚走出大学校园就成为支教老师的年轻人,在支教团中经历了人生中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以老师身份走上三尺讲台、第一次面对几十双渴望求知的眼神、第一次离开故乡几千公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所学专业传授给昆仑山下的学子。”是他们共同的心声。
针对当地学校教育资源不足,实际操作机会严重缺少等问题,支教团将先进的VR技术和翻转课堂引进教学环节,实现了汽修专业“理论实际操作一体化”的教学要求,让学生看得见、听得懂、学得会。
谈及大学生支教团,策勒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李艳蒲这样说道:“天津的老师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帮助我们提升了教学质量,每天孩子们都盼着支教老师给他们上课。”

利用第二课堂 融会贯通中华文化
利用第二课堂,支教团精心策划各种活动辅导新疆学生全面了解中华文化。通过组织演讲比赛、规范字书写比赛、红色情景剧展演、篮球、排球赛和职业技能大赛,师生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增进感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支教不只是教书,更是种下一颗希望的种子。”通过互联网平台,支教团还举办了“心中有梦,人生出彩”线上连心成长分享会,600余名学生参加受益,师生互动,共筑成长。正如民丰县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何梅所说:“大学生连心成长分享会给我们中职学生很多启发,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规划意识,也激励了他们砥砺奋进的信心和决心。”

推广普通话 各族是一家
支教大学生的付出,在孩子们心中浇灌出一朵朵“希望之花”。在民丰县职业技术学校担任高二年级数学老师的支教团成员梁爽,同时也承担着学校广播站的指导工作。而自从梁爽来到广播站,这里就成了学生争相报名的“香饽饽”。班中学生伊丽姆努尔以鲨鱼夹、刘海、眼镜、数学书等元素为梁爽创作了一幅美美的人像画,感谢老师经常为自己纠正发音,指导她说出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
“老师,我想学好汉语,但现在我的普通话还说不好,你要多教我。”“老师,和若铁路修好了,我们以后会常见面的吧”……学生们的留言里,透露出的是最纯粹的爱。梁爽说:“要做一个努力发光的人,即使是微光也能照亮彼此。我国各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我们都是家中的孩子,一定会共同前行。”
多年来,天津支教大学生们以爱践行,为昆仑山下的孩子们带去希望,编织飞翔的羽翼。与此同时,他们也在支教这条路上竞相绽放着光芒,不负青春芳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