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创多个全国“第一” 天津理工大学举办中国聋人高等工科特殊教育纪念大会
中新网天津新闻10月23日电 (张少宣 石蕴玉)23日,天津理工大学内格外热闹。“耕耘特教三十载 扬帆启航新征程”天津理工大学创办中国聋人高等工科特殊教育三十周年纪念大会在校内举办。

天津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王庭凯,中国残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副理事长程凯,天津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刘钊,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白海力,天津市残联副理事长王怡,天津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刘东志,天津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杨庆新,以及教育部、中国残联、市残联等相关部门,国内兄弟院校、优质生源基地和企业界代表,特教领域老领导和老专家,校友和师生代表共计27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与此同时,日本筑波技术大学、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学院等国际著名特殊教育学院也纷纷发来祝贺视频,并表示期待与天津理工大学一同在未来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相关项目,展开交流合作。
“三十年的砥砺奋进,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因材施教、融合育人,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条件都得到了极大改善,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办学模式,学院已经成为我国特殊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高地,实践创新的重要基地,高等特殊教育质量在国内外声誉卓著,举足轻重,为全国高等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创造了‘天津经验’,做出了‘天津贡献’。”王庭凯在大会上这样说道。

今年,是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成立的第30周年。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五育”并举,坚持残健融合、“全校参与、跨学院联合培养”听障本科生全纳教育培养模式,先后为国家输送过多位在各领域颇有建树的人才——学院学生曾获得全国自强模范、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等荣誉,在“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竞赛中,也多次斩金夺银。学院艺术团多次荣获全国大学生文艺类比赛金奖,并受邀参加国家级甚至世界级比赛的开幕演出。
采访中,天津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刘迎向记者介绍表示,该校聋人工学院在特殊教育领域创有多个全国“第一”,也是中国第一所,世界第四所面向聋人的高等工科特殊教育学院,具有全国首个听障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资格,听障留学生学分互认,还是国内唯一一所面向听障生开设全纳教育本科专业的高校。

活动进行过程中,程凯高度赞扬了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现有办学质量、规模和模式,并展望未来学院能够在中国残联和天津市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积极响应、贯彻国家对高等特殊教育的要求,实现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为国家高等特殊教育做出更多的贡献。
此次活动还受到众多校友和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聋人工学院2003届毕业生、2019年残运会火炬手、天津市残疾人联合会第七届执行理事会理事张岩代表校友,饱含深情地向母校表达最诚挚的祝贺,向母校老师表达最崇高的敬意。同时表示,现在在各个社会岗位上发光发热的校友,都离不开母校的栽培与培养。同时向校友发出倡议:关注学校发展,将学校“重德重能,求实求新”的校训传承下去,共同为祖国高等特殊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活动现场,数个社会企业及基金会与学校签约展开合作,并为学校捐赠教学基金、教学设备,助力中国高等特殊教育不断向前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