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观察:国家收藏是研判艺术价值的重要标志
中新网天津新闻5月24日电 纵观艺术领域,近几年,一些年迈艺术家主动提出将作品捐赠国家级艺术机构收藏,因门槛高,至今未能如愿。据了解,一批省级艺术机构门槛也相应提高,绝大多数艺术家望尘莫及,艺术收藏开始进入价值引领时代。而之前,一些小有成就的艺术家总认为,国家和地方公立艺术场馆收藏其作品的话语权在于自己。
有研究表明,进入国家收藏或公共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是艺术走向成功的重要标志。一位艺术从业者的作品进入国家收藏可以说是比登天还要难。
在浩如烟海的艺术创作大军中,真正能进入国家收藏以及地方政府收藏者凤毛麟角。过去一些艺术家能够加入全国某协会,或当上院长、主席,作品进入市场或者就可以卖得高价。而如今艺术市场的追求导向是看一个艺术家作品的终极收藏在哪里,是否进入了国家和政府公共文化机构收藏。
国家和政府公共文化机构收藏有极为严格的标准,甚至苛刻。市场对国家收藏了哪些艺术家的作品、他们是怎么进入国家级殿堂、国家级殿堂又为其做了什么也极为关注。国家收藏可以说是市场研判一个人作品是否有价值的分析器。
一位艺术家要进入国家收藏,关键要对标“百年巨匠”,学习他们的思想、修养、风格、人格和主题创作,把自己的追求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新的美学导向进入大众生活是关键。过去有的人把自己作品放在一些拍卖会上出高价去炒作,自卖自买,甚至做成“天价”,以为会载入史册。如今不少血本无归。
然而,从过去四十年艺术交易大数据分析,不难看出,走势良好能艺术载入史册的艺术价值判断一定是国家收藏,这是唯一标准。也是对艺术市场鱼目混珠乱象的正本清源,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