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宣讲 天津外国语大学组织中外师生走进“红馆”
中新网天津新闻12月20日电(记者 张道正)12月17日下午,天津外国语大学组织50余名中外师生赴天津海河教育园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红馆)参观学习,现场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让学生在“行走”中看到、听到、触摸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走进馆内,“新时代·新思想”“沿红路·寻初心”“明明德·晓律法”“立匠心·育匠人”四大教育板块,一一在同学们眼前精彩呈现。师生们边听讲解边参与其中,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实践。精彩的互动环节吸引了10余名留学生和研究生参与其中。他们有的坐进仿真模拟的“复兴号”高铁列车感受“中国速度”,有的奋力骑行发电让象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大树”绿意盎然,有的驻足展览观看新时代中国的巨大变化,在“体验式”和“沉浸式”的教学中感受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这太棒了,中国速度嗖嗖的!”来自德国的苏慕思最为活跃,他时不时和身边的老师同学交流参观收获。VR体验、环幕放映、互动问答……在声光电的世界里思政课变得亲切、生动起来。趁着大家兴味盎然,马克思主义学院吴松老师来到“红馆”中央,结合馆内的诸多红色资源和红色元素,现场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解读党的百年奋斗的主题、主线及历史意义,深刻揭示“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历史之问。

天津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院长郑海呐表示:“只有不断增强思政课的实践性,让学生们在社会‘大思政课’中‘走’起来、‘动’起来感受时代变化,思政课的吸引力才能不断提升,课程才能真正活起来,党的最新理论宣讲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样有理、有情、有趣、入脑、入心的思政课让人印象深刻,在‘行走’中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不由自主地就参与其中了,学习的效果也更明显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