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2-23122121、13132550786  投稿邮箱:zxstj2020@126.com
天津分社正文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京津冀

蓟州区全面保护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硕果累累

时间:2021-06-17 11:24:29 新闻热线:022-23122121 来源:天津日报

  于桥水库清澈碧绿,盘山苍翠高耸入云,黄崖关长城巍峨壮观,独乐寺千年古刹魅力独具……这里是绿色生态蓟州,这里是历史名城蓟州,这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蓟州区。

  党的十八以来,蓟州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历史机遇,全力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硕果累累。

于桥水库水波荡漾,保山护水成效显著于桥水库水波荡漾,保山护水成效显著

  红色铸魂,英雄足迹遍布革命老区

  120余处红色遗址,36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天津市唯一的国家级一类革命老区,蓟州大地遍布着革命英烈的红色足迹。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进一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蓟州区整合全区红色旅游资源,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组织全区党员干部到盘山烈士陵园、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碑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下营镇以爨岭庙烈士陵园为起点、国防教育基地“6612战备电台”为终点,打造了重走革命小道的“红色十里长廊”。天津评剧三团新创排抗日题材现代评剧《盘山往事》,传承红色基因……蓟州区的红色资源正在释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引领力。

  为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蓟州区充分挖掘当地丰富红色资源,全力打造五条红色主题精品线路:唤醒初心、永葆本色主题线路;以史为鉴、担当作为主题线路;继承传统、奉献牺牲主题线路:践行初心、知行合一主题线路;缅怀先烈、牢记使命主题线路,这五条红色主题精品线路串联起丰富旅游资源,促进“红色文化+”融合发展,持续提升红色旅游整体实力和对革命老区发展的综合带动能力。

  绿色打底,绿水青山催旺旅游产业

  初夏时节,到蓟州区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或到“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的盘山领略自然风光,一览众山小;或到溶洞感叹自然奇观,走玻璃栈道挑战胆量;又或约四五好友,择一山间民宿,享两三日悠闲。如今的蓟州区能够成为享誉京津冀的旅游目的地,是多年来坚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成果,在这里,绿水青山正向着“金山银山”转化。

  曾经的蓟州区靠山吃山,靠的是矿山,卖的是矿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挖山采石活动达到顶峰,全区一度有400多家矿山企业,5家水泥厂。过度的开山采石,留下了满目疮痍的矿坑,还有漫天沙尘的恶劣环境。山体植被毁了,矿山创面区域险象环生,每到雨季,地质灾害不断。

  “竭泽而渔”不是长久之计,蓟州区痛下决心,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开始了生态保护之路:2013年后,残存矿区全部关停;2014年,启动“矿山复绿”工程;2018年,废弃矿区生态修复工程初现成效。

  保山护水,蓟州区全面加强生态保护,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实施储备林基地建设、湿地公园建设、面源污染整治等生态治理工程,全面取缔“散乱污”企业,不遗余力守山、护水、净气、增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旅游产业随之蓬勃发展。盘山、八仙山、九山顶等传统景区蓬勃发展;蓟州溶洞、车神架等一批新兴景区异军突起;2000多家农家院游客盈门。经过近30年发展,蓟州农家院实现了由“量”到“质”的转变,“蓟州民宿”区域影响力不断增强。

  为助推旅游业发展,各项旅游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梨园情旅游文化节、长城国际马拉松、渔阳金秋旅游节、独乐寺庙会等20个传统节庆活动已成为每年必备节目,还新增了盘山国际武术节、盘山国际越野挑战赛、牡丹旅游文化节、出头岭安坪桃花节、毛家峪“山野菜”文化节等16个特色旅游活动,为旅游市场增添活力,吸引众多京津游客纷至沓来。

  蓟州区生态保护永不停步。目前,州河、环秀湖两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正加快建设,今年将全面建成,两大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1240多公顷,其中湿地面积700公顷,显著改善蓟州区现有生态环境,对整个京津冀地区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三五”期间,蓟州区累计接待游客1.18亿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130亿元,综合收入650亿元。

梨木台风景区山清水秀梨木台风景区山清水秀

  协同发展,加快融入一体化格局

  蓟州区堪称北京的东大门。为认真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蓟州区率先从交通发力,缩短与北京的时空距离。2019年,京哈铁路蓟州站开通运行,实现了蓟州区到北京中心区半小时内通勤。塘承高速、京秦高速蓟州区段全线贯通;津围北二线、邦喜路二线、仓桑路西延线、侯玉公路等建成通车……蓟州区加快融入到了环首都一小时生活圈。

  便利的交通条件为蓟州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筑牢了基础,教育医疗、人才交流、环境治理等领域协同协作成效显著:独立院校天津传媒学院揭牌成立,每年培育本科毕业生2600名以上;“引热入京”计划启动,共享清洁热能,共护湛蓝天空;蓟州农品进驻北京居民社区,北京人吃上了蓟州的绿色食品……

  蓟州区产业功能也日益增强。蓟州经济开发区纳入京津冀“2+4+N”产业承接平台体系,功能配套更加完备,B型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生态教育国际生活示范区项目签约入驻50余家一线品牌,成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特色承接平台;新城业态布局优化,引入中交、万达、红星美凯龙等知名企业。195家企业完成创新转型,战略性新兴企业达到24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2家,企业创新平台发展到15个,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50亿元。

  为给北京提供更多优质农产品,蓟州区新建大面积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每年生产大批优质农品:有盘山磨盘柿、黄花山核桃、天津板栗、罗庄子镇红香酥梨、于桥水库鲤鱼、出头岭食用菌、玉兰菜、杂粮等,琳琅满目。高效农业稳步发展,新建高标准农田16.23万亩,认定市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5个,上仓镇、下营镇成功创建国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出头岭镇成功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展望未来,蓟州区将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引领,将“绿水青山”高水平转化为“金山银山”,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迈上新台阶;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生态体系资源更加丰厚,京津冀“绿心”作用充分彰显。与此同时,乡村全面振兴,成为宜居田园;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有机融合,“千年古县”成为古今交融、中西合璧的文化高地;“三地一城”(北京非首都功能特色承接地、京津城市服务保障基地、国家休闲度假目的地、宜居山水文化名城)的美好愿景将会逐步成为现实。

出头岭镇食用菌基地助力村民脱贫出头岭镇食用菌基地助力村民脱贫

  亮点1 生态文明 助推民生改善

  夏日里,天津的“大水缸”──于桥水库水波荡漾,与绿意盎然的蓟州大地共同构成了一幅碧水蓝天的多彩画卷。

  为守护好这个“大水缸”,蓟州人民作出了巨大牺牲。自1959年于桥水库始建至今,库区村历经4次搬迁,十几万村民搬离世代居住故乡。第四次搬迁,也是最大规模的搬迁,始于2013年,共搬迁73个村,移民7万多人。为了让库区搬迁村民过上幸福生活,蓟州区统一规划建设蓟州新城,让库区村民都搬进了蓟州新城,住进了水电气俱全的单元房。近年来,蓟州区还针对库区移民开办了一系列技能培训班,引导有劳动能力的村民掌握谋生技能,适应城市生活,并鼓励村办企业,拓宽就业渠道。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用工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库区移民。

  与此同时,学校、医院、超市、饭店,所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设施都一应俱全,2019年,州河湾镇挂牌成立,行政配置也变得更加齐全。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州河湾广场140余家商铺林立,美食夜市热闹非凡,每当夜幕降临,这里食客如云,州河湾广场已成为蓟州群众休闲娱乐的首选。

  库区移民的生活实现了显著的跨越,北部山区里的村民也同样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山里人不再拘泥于土里刨食,他们在村子里开起了高端民宿、农家院,山坡上那些传统果木调质调优,地标桑葚、进口樱桃、纸皮核桃、红香酥梨……优质高级果品成了山里新的“摇钱树”。

  亮点2 产业发展 增添经济活力

  春光如海、游人如织,随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蓟州区文化旅游更加魅力四射。

  20多个景区,2000多个农家院,120个特色旅游村,10万余人的旅游从业人员构成了蓟州区蓬勃的旅游产业。盘山、长城、梨木台等老景区焕发新活力,在景观打造、服务功能、安全保护、智慧旅游等方面进行提升,完成集票务管理、安全监控、信息发布、旅游服务等为一体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升级。“网红”新景区不断涌现,蓟州溶洞、车神架相继开放,成为京津冀亲子游的热门选择。2021年“五一”假期,蓟州区共接待游客152.5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4.9%和108.8%。

  旅游效益带动乡村发展,西井峪村由无人问津的小山沟变成网红“石头村”,“原乡井峪”民宿、饽饽山等网红打卡点吸引大批游客慕名而来……

  走进西井峪村,远方层峦叠翠,村内景致秀丽,旅游转型,提高了乡村旅游质量,变鼓了村民的腰包,2020年西井峪村旅游收入超过800万元。而在2015年以前,西井峪村还是凭借好风景和低价格,薄利多销,游客虽多,村民一年忙到头,收入却不见增长。2015年,西井峪村向高质量、精品化方向转型。一方面栽树植草、修复山体、加宽路面、铺设管网,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另一方面引进知名民宿设计团队,帮助农户提升农家院品质,传授先进的管理经验……基础设施逐步换代升级,高端民宿落成、配套产业入驻,旅游业态渐趋多元,西井峪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2020年,蓟州区启动农家院三年提升改造工程,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为广大游客提供高品质休闲度假产品。小穿芳峪村、郭家沟村、砖瓦窑村……越来越多的旅游村同西井峪村一样,依靠与时俱进的绿色发展理念和丰富的生态资源,走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全域旅游的带动下,蓟州经济正在稳步向前迈进。

春山里生态教育国际生活示范区风景如画春山里生态教育国际生活示范区风景如画

  亮点3 党心向民 造福基层百姓

  蓟州区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七个一”为抓手,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走访排查低收入户生活状况,解决吃、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等5个方面的问题。结合“万名党员联万户”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入列轮值,听民意、解民难,讲政策、送智慧,助力村居发展。以“强化初心使命”为基本目的,组织每名党员干部立足岗位,解决好信访矛盾等突出问题,不断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组织党员干部到帮扶村、共驻共建社区开展“清五边、治六乱”专项行动,以实际行动美化群众居住的家园。以“改善营商环境”为基本出发点,多部门联合,深入了解企业在做大做强、推动项目建设上遇到的问题,现场帮助协调解决。蓟州区真正做到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在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中密切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和谐稳定的发展状态,离不开管理科学、运转高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作为党的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工作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基层治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基层群众的生活水平和民生福祉。在今年的村、社区“两委”换届中,蓟州区在已有换届经验基础上,以更严标准、更高要求,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了全区949个村和33个社区“两委”换届。新选出4504名村、社区“两委”干部,平均年龄较上届下降3岁,大专以上学历提高11个百分点,实现了年龄、学历“一降一升”,让206名农村专职党务工作者、71名退休或在外经商人员被推选到“一肩挑”岗位。新当选的村基层党组织强作风严纪律,持续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在基层党支部的带领下,基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向好,村庄环境焕然一新,基层群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蓟州区坚持以党建促脱困攻坚,在区委、区政府和帮扶组的共同努力下,315个帮扶村“一肩挑”和“两委”干部选优配强,130名农村专职党务工作者到帮扶村任职,基层组织战斗能力得到强化,各村党群服务中心均得到高标准的提升改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制宣传教育、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人心,村级组织运行规范有序。

  为助力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蓟州区积极开展结对帮扶,促进了困难家庭生活改善。与此同时,还面向帮扶村开展“春风行动”招聘会和职业技能培训,发放创业担保贷款鼓励村民创业,以“造血式扶贫”助力农户脱贫增收,真正实现“授人以渔”。

[编辑:张少宣]
  • 中国新闻网1
  • 天津海河夜景流光溢彩吸引民众
  • 天津海河夜景流光溢彩吸引民众
  • 中国新闻周刊
中新专题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