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22-23741087  投稿邮箱:zxstj2020@126.com
天津分社正文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法治

用满腔热血 浇筑闪光警徽

时间:2021-01-10 12:39:13 新闻热线:022-23741087 来源:天津日报

  2021年起,每年1月10日设立为“中国人民警察节”,从此,人民警察和教师、记者、医师、护士一样,有了属于自己的行业性节日。

  有这样一群人,从穿上警服的那一天起,他们就向头顶的国徽作出庄严承诺: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

  他们是和平年代最可爱的人,闻令而动、听令而行,不畏艰险、奋勇当先。他们用满腔热血浇筑闪光警徽,一心精诚守护平安。在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故事,致敬担当奉献。

  扫黑除恶 “当就要当这样的警察”

  ──记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七支队副支队长孙冀

  没有人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提及刑警,有人说,这是警察职业中最具风险的警种之一,因为刑警直面的是犯罪最前沿。与凶穷极恶的罪犯较量,危险性不言而喻;让狡猾的“狐狸”露出尾巴,更是充满曲折与艰辛,虽然行走在“刀尖”之上,但为了一方安宁,总要有人挺身而出。

  从1995年参加公安工作,26年里,对于孙冀来说,岗位虽然有过变化,但刑警这个身份从未改变过。“警校毕业后,我先是被分配到派出所工作。”初出茅庐,对于做一个什么样的警察,孙冀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直到一次出警任务,让他坚定前行的步伐。

  “刚工作不久,辖区内就发生了一起入室抢劫的案件,当时我负责在外围值守,警戒线拉好后,来了一群坐着吉普车的人,威风凛凛,我的心一下子被他们征服了。”头一次出现场,孙冀也不懂,就问身边的人,“这些人是干嘛的?”“五处大案队的。”从那一刻起,“当这样的警察”的念头像一粒种子,在孙冀心中生根发芽。

  1997年,24岁的孙冀,梦想成真,通过内部遴选,被调到市公安局五处大案队,成为了专“啃”疑难案件的刑警。在一起又一起案件中“淬炼成钢”,从“新兵”磨炼成办案能手,因此,当为期3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全国打响,孙冀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扫黑除恶“天津战役”的一名主力战士。

  因为从没让人失望过,在接到一封厚厚的、从公安部转来的举报信后,市公安局的领导第一个想到就是把重任交给孙冀,“孙冀,你上!”“是!”响亮的声音透着坚定不移的决心。

  从成立“12.04”专案组那天起,孙冀就住在了单位,在错综复杂的案情中、在堆积如山的案件材料里,寻找开启案件迷宫之门的“金钥匙”。所有的汗水,都不会白流;所有的努力,都不会被辜负,历时三年,孙冀带领专案组民警,一举打掉一个黑社会性质组织、多个恶势力犯罪集团,抓获涉案人员127名,破获刑事案件36起,扣押、冻结、查封涉案资产以及为被害企业挽回经济损失共计9.46亿元。

  当把犯罪分子送上法庭,孙冀却倒在了病榻上。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量,让他患上了脑动脉硬化、脑血管弥漫性狭窄,还有严重的心肌缺血、双侧颈动脉堵塞……当问及孙冀为了工作付出这么大的身体代价值得吗?他坚定地回应:“作为公安民警,除暴安良是职责所在,我无怨无悔。”

  平安不会从天而降,这两个字背后,有无数像孙冀一样的公安民警用忠诚捍卫使命,用生命护佑平安。为了岁月静好,他们一直在路上。

  守护万家灯火 “有困难找殷警官”

  ──记市公安局河东分局二号桥派出所民警殷刚

  7年,2500多天,一个小区会产生怎样的变化?

  走进河东区二号桥街陶然庭苑社区,道路宽阔整洁,景观错落有致,老人小孩怡然自得,街坊邻居和谐融洽。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私搭乱盖严重、道路围墙年久失修、居民百姓怨声载道的老旧小区。

  2013年年底,初任社区民警时,看到小区一幅百废待兴的模样,市公安局河东分局二号桥派出所民警殷刚暗下决心,一定要让社区“旧貌换新颜”。他积极联系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委,多次牵头街道、居委会、业委会召开联席会议,制订专项治理方案,决定先取消违规物业。成功迈出第一步后,他又开始多次入户走访,耐心听取意见,重新选出业委会,选定新物业公司,通过整治卫生环境、修复破损道路围墙、改善社区绿化等一系列举措,显著提升了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民生无小事,件件显初心。每天想的都是社区1800多户、近5000位居民过得怎么样,开心不开心?”殷刚说,天冷了,经常会问问居民“家里暖气热不热?”有时候邻里发生纠纷,他去处理,结果却被拒之门外。“你赌气,我坚持,站在门外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我就一个人在那自说自话,当门打开那一瞬间,我知道心结已经融化了。”

  多年来,无论是调解邻里纠纷、排查安全隐患,还是带头抗击疫情、深化社区治理,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忙碌的身影,“有困难找殷警官”也早已成为社区居民的共识。

  去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殷刚义无反顾,为不漏一户、不差一人,他将辖区住户情况排查得清清楚楚。“殷警官,不好了,快来帮帮我们吧。”一天,正在社区巡查的他,接到一通求助电话。小区一名患有精神疾病的居民病情发作,他二话不说,挂掉电话立即赶往居民家中。“您别着急,我先联系医院。”他先稳定了家属的情绪,随即联系多家医院,出于疫情防控需要,医生建议居家治疗,并在电话中给出专业建议。殷刚耐心与患者家属交流治疗方法,还及时联系社区医院为患者“量身定制”了居家治疗方案。

  不忘入警初心,牢记职责使命。殷刚常对身边的新警说:“立志从警,就要敢于奉献;穿上警服,就要为民服务;人民卫士,就要赤胆忠心;百姓公仆,就要心系百姓!”

  即将迎来自己的节日,殷刚倍感振奋:“警察节的设立,是荣誉更是责任,是激励更是鞭策。今后,我将继续扛起身上的职责和使命,守护平安幸福的万家灯火。”

  夫妻各自驻守 “擦肩而过成了常态”

  ──记监狱警察方燕明、韩笑云夫妇

  2020年,366天,方燕明和韩笑云夫妻却有200多天没能见上面……这对监狱警察伉俪,整个战“疫”期间,各自驻守在自己的阵地上。

  “择一事,终一生,此生无悔披‘藏蓝’”,在河西监狱狱政科科长方燕明的心中,“人民警察”无上荣光。从18岁到43岁,25年里,他始终践行着最初的誓言。

  监狱是没有硝烟的特殊战场,监管工作常被喻为“守在火山口”上的岗位,选择监狱警察这个岗位注定了付出与风险……方燕明清楚,但他义无反顾。

  从基层管教民警,到副监区长、监区长、狱政科长,一路走来,方燕明冲在前沿,干在实处。

  创新教育板块,推动“五大改造”新格局在监区落地开花;尽心竭力,不辞辛苦,帮助迷途人员找到“回家的路”;挑重担,扛硬活,凝心聚力打造一流团队……方燕明的付出与担当有目共睹。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工作占用的多了,对家就会有亏欠,好在妻子韩笑云能干。“同为监狱警察,我理解他的不容易。”多年来,韩笑云靠默默付出,保持着长泰监狱财务科民警和警嫂这个“双重身份”的平衡。

  不过,一切还是被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2020年1月,疫情防控需要,天津监狱系统启动战时机制,实施封闭管理勤务模式。方燕明第一批进了“战场”。56天后,解除封闭隔离的方燕明才返回家中,而当天正好是韩笑云进入长泰监狱封闭管理区第一天。夫妻俩就这样擦肩而过了。

  而这样的“擦肩”在今后的日子里成了常态,一直持续到9月初。200多天的时间里,驻守在不同阵地的夫妻俩一面没见上,只能靠着微信和小纸条传递爱意:“冰箱有肉菜饭,老人要测血压,孩子有家长会”“保重身体,注意休息”“你交给的任务全部完成,等你验收”……疫情阻隔了距离,阻隔不了爱。最美的坚守,最美的狱警伉俪。

  11月15日起,按照疫情防控新要求,天津监狱系统又启动了新一轮的封闭执勤模式。两个月的短暂小聚后,如今,方燕明和韩笑云又过上了“隔空示爱”的日子。

  胸膛内装着百姓,血液中淌着荣誉……“您问我们是什么力量让监狱警察无悔付出?是责任,是担当,是忠诚,是对‘藏蓝’最深沉的爱!”方燕明和韩笑云异口同声。

  “你是父亲,也是我肩并肩的战友”

  ──记市公安局公交分局安全保卫支队民警王中原

  榜样如灯,照亮前行道路;榜样如旗,引领奋斗脚步。在我市公安队伍中,有一种不一样的父子传承叫同一身藏蓝,他们忠诚书写不同时期的警察故事,在风风雨雨中无悔执着警察梦,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警察的庄严承诺。

  长大后,当一名警察──对于市公安局公交分局安全保卫支队民警王中原来说,这是从小便深植于心的梦想,这也是他从父亲身上看到的如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的童年里,父亲陪伴我的时间少之又少,有时半个多月见不到人,有时深夜回来,我已经睡了,等我醒来,他又去上班了。”作为一名刑警父亲,搞起案件没日没夜是常态,自然也就无暇顾及家庭。“小时候,不懂事,看到身边的同学假期都有父母陪伴,听同学讲,父母都带着去哪玩,我心里也有怨气,想不明白究竟是什么样的工作,让父亲看得比家人还重。直到有一次父亲拖着疲惫身躯回到家,坐在沙发上竟然睡着了,听母亲讲父亲是为了抓坏人,才这么拼命,我一下子觉得我比身边的同学都幸福,因为,我有一个了不起的爸爸。”

  为了成为像父亲一样的人,王中原照着目标在努力,中考、高考、直至考上警校,“虽然每一次人生重要时刻,父亲都是缺席者,但他总能带给我一种力量,让我勇往直前。”

  或许是当刑警的通病,无规律的作息和24小时的待命状态,让王中原的父亲也曾身体亮起了红灯,“那天父亲是值完一夜的班,下午才回到家,晚上就感觉身体不舒服,送到医院经诊断,竟然是心梗,所幸抢救及时,捡回了一条命。”

  正是因为懂得自己选择的不只是一种职业,更是一份责任,在王中原成为了警察后,父亲问道:“你受得了‘抛家舍业、早出晚归’的无奈和‘人至中年就伤病缠身’的酸楚吗?”“父亲问完我之后,我也反问他,‘当警察你后悔吗’,听了我的回答,我们父子俩不约而同地笑了。”王中原说,这应该就是血脉传承,警魂延续。

  因为身体原因,如今,父亲王玉泉从公安南开分局刑侦重案队的一线侦查破案转为了后方支撑。

  去年疫情期间,父子俩更是聚少离多,一个在社区值守,一个在地铁站里守护百姓出行安全。相同的职业,让一家人更加理解彼此的辛苦、职责和荣耀。他们深知:你是我的父亲,也是携手并肩的战友。

  “对母亲的亏欠,只能下辈子还”

  ──记市公安局强制治疗管理总队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副所长董震

  44岁,从警24年,董震一直觉得自己是条铁骨铮铮的汉子。唯一一次,他感到了深深的无力感──疫情期间,母亲去世,正在戒毒所封闭值守的他没能送上最后一程。

  在驻守的地方,朝着家的方向,深深三鞠躬……悲痛无声,坚守无悔。董震说,这是一名戒毒人民警察应有的担当。

  警服在身,责任在肩。董震,现任市公安局强制治疗管理总队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副所长,从20岁穿上警服的那天,他就告诉自己,在岗一分钟,尽职60秒。

  “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主要负责戒毒人员的‘生理脱毒’,一般为3到6个月,这段时间他们的情绪波动最大。”分管男监区的董震,心中安全的弦儿时刻不敢松。

  带队巡查监室,听取交班报告,关注学员动态……男监区最多的时候有200多名戒毒人员,董震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把工作当成事业干,是董震对戒毒人民警察职业最朴素的情怀。为了让戒毒人员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早日与亲人团聚,董震创新了管理模式──以“教”促“管”,把戒毒人员的“戒毒期”变成“学习期”。

  他和同事们协力打造的“道德法制”“文化艺术”“忏悔感化”“技能帮扶”“习惯养成”五大教育工程,让戒毒人员在案例分析中认识吸毒危害,在趣味游戏中陶冶道德情操,在文艺汇演中增强文化自信,在技能培训中掌握生活本领。效果很好。

  春风化雨,润泽心灵。不少吸毒人员拨云见日,重新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小展(化名)就是其中一位,尽管成功戒毒已5年,他还是坚持每年回一趟戒毒所做尿检,“主要是想看看董所这些‘亲人’。”

  用忠诚和担当诠释戒毒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用大爱和奉献彰显人民警察的“美”。董震干在前,冲在前。

  去年年初,抗“疫”之战打响。市公安局强制治疗管理总队启动战时勤务模式,董震主动请缨,带队首批进入了封闭执勤区。战“疫”的日子,他更忙碌了,早起晚睡成了常态。安全起见,半夜还要爬起来盯下监控,“必须确保平安”。

  母亲离世,是在董震第二次进入戒毒所执行封闭驻守任务时,职责在肩,寸步难离。“自古忠孝难两全”,今生对母亲的亏欠,只能下辈子还。

  悲痛无声,誓言无声,戒毒人民警察的坚守无声,却无比坚定……是无数像董震一样的坚守者,铸就了“最美藏蓝”。

  最朴素信念 “凭着良心,干好工作”

  ──记市高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总队警务科副科长孙瑞林

  人民满意的司法警察、天津市法院系统先进个人、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翻开市高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总队警务科副科长孙瑞林的履历表,一项项荣誉扑面而来。

  今年55岁的他,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党龄和警龄了。被问及如何三十年如一日尽职尽责、爱岗敬业时,他说:“用对党的忠心、对事业的尽心、对人民的真心、对纪律的戒心,诠释共产党人的初心。”

  自1988年退伍后,孙瑞林成了一名司法警察。33年里,驾驶警用囚车往返于法院和看守所的次数,他早已记不清楚,虽然换了好几茬车,但在每年行驶近两万公里的里程中,他从没发生一起交通、安全事故,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安全责任感完成每一次提押、看管、值庭任务,确保每次提讯或开庭安全顺利。

  “开警车执行任务时,就得打起精神,既得细心,也得耐心,还得有责任心,才能不出事故。”每次队里来了年轻人,他总会发挥“传帮带”作用,多多叮咛嘱托。

  2016年,孙瑞林的母亲病故前,先后住了两次院,晚上他在病房看护,白天从不耽误开车提押看管工作。年过半百的他,虽然身体有点吃不消,可从不说一个“累”字,每天像陀螺一样在单位、医院、家之间来回跑。“习惯了,就想着既得把老人照顾好,也不能把工作耽搁。”他说。

  “凭着良心,干好工作”已经成为孙瑞林最朴素的从警信念。2013年3月,市高院刑一庭公开审理被告人刘某绑架杀人一案。当审判长告知完权利义务后,被害人家属突然从旁听席冲过去,想殴打被告人。“当时来不及多想,第一时间就冲了上去。”作为押解法警,孙瑞林不顾危险,立即把身体当盾牌,挡在了被害人家属与被告人之间,可谁知被害人家属用力过猛,他被重重撞倒在地,造成腕部损伤。

  “法警就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关注法庭上所有人的情况,我们的职责就是保护大家安全。”事后,孙瑞林忍着剧痛,立即起身与另一名押解法警按照处置突发事件预案快速将被告人带离审判庭,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法院的形象。

  即将迎来第一个中国人民警察节,他十分自豪:“选择了警察这份职业,就是选择了忠诚、选择了担当、选择了奉献、选择了为民、选择了坚守,我将继续忠诚履职、担当奉献,做好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守护者和人民群众的‘保护神’。”

[编辑:张少宣]
  •  中国新闻网1
  •  天津海河夜景流光溢彩吸引民众
  •  天津海河夜景流光溢彩吸引民众
  •  中国新闻周刊
中新专题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友情链接
本地新闻:
国内网站:
中新分站: